【文/观察者网 李泽西】 近日,中美政府高层就经贸等问题来往密切,两国贸易政策的未来也被认为是今年美国大选的一个重要议题。当地时间11日,美国CNBC发文指出,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拜登政府关于对华施加更高关税的表态是“政治手段而非经济计划”,“雷声大雨点小”。 随着中国的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出口量持续增加,拜登多次提出可能对相关产品施加关税,以保护“通胀削减法案”在美创造的就业岗位。耶伦访华前后也炒作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 不过,据CNBC新闻报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全球供应链教授克里斯托弗·唐(Christopher Tang)表示,这样做“无法解决问题,相关说法只是在作秀。在我看来,这是做给选民看的,为拜登争取支持”。 荣鼎咨询的联合创始人丹尼尔·罗森(Daniel Rosen)也认为,“关税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同时也有政治作用,向选民表明,面临国际经济威胁,“掌权的人并没有睡着”。 CNBC报道指出,拜登政府一些对华经贸态度强硬的表态固然是拜登竞选2024年总统期间的“有用说辞”,但是也有可能导致刚回暖的双边关系重新回落。 2021年,拜登试开通用汽车的电动汽车 同样今年竞选总统的特朗普在其任期间对华启动了贸易战,近日提出对华再施加60%关税,同时对世界各国普遍征收10%关税。 不过,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2月发布的报告指出,特朗普施加的关税导致其他多国对美施加了反制关税,对美国工人就业带来了负面效果。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报告也指出,美方施加的关税大部分成本由美国进口商承担,后果是利润下降、物价上涨。高盛分析认为,关税平均每上涨一个百分点,美国GDP增速就会下降0.03%,通胀率就会上升0.1%。克里斯托弗·唐认为,导致关税效果差的部分原因是任何关税都存在漏洞,美方很难阻挡国际贸易规律。 8日下午,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就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情况向媒体吹风并答问时指出,中方对产能问题高度重视,在与耶伦财长的各层级会见会谈中均对此作出充分、理性的回应。实际上,这个问题存在分歧和争议。中方认为:一是应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秉持市场经济原则和价值规律看待产能问题。二是应结合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情况分析产能问题。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无助于解决产能问题。 中方认为,在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推动全球产供链深度调整大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会面临产业转型和劳动力结构调整的挑战,我们应客观看待这一现象,作出务实理性的政策选择。中方注意到美国及其他相关方的关切,愿与各方加强沟通协调,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理性看待和妥善处理分歧。双方将在工作组层面继续就此保持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