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本周三(3月5日),半导体设备巨头阿斯麦(ASML)发布2024年度报告。港媒《南华早报》注意到,报告显示,尽管面临美国不断施压,这家荷兰企业仍计划于2025年在中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新的回收与维修中心”。
报告中写道,阿斯麦将“进一步投资于全球翻新能力”,使其与公司发展同步。新设施的建立,标志着该公司“在再利用制造领域又迈出重要一步”。港媒指出,年度报告所披露的这项建设计划,是报告内文有关零部件和工具“循环经济”部分中唯一的重大项目。
3月6日,阿斯麦对观察者网回应其将要在北京新建维修中心的报道称,“不是新建,我们今年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扩建。”
目前,阿斯麦在亚洲(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美国(威尔顿、圣地亚哥、华盛顿州温哥华)和欧盟(费尔德霍芬)都设有维修中心。另据台媒《经济日报》7日报道披露,阿斯麦于2023年左右在北京租用场地建立了小型维修部门。此次计划在北京新建一栋大楼作为维修中心,原有设施和人员将在大楼建成后搬入。
台媒分析称,美国一直阻止阿斯麦向中国出售最新设备,阿斯麦或考虑通过扩大维修业务以稳固中国市场。最新年报显示,中国大陆2024年首次成为该公司的最大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美国拜登政府加强对华技术“围堵”,曾胁迫荷兰政府阻止阿斯麦为中国客户在现行禁令生效前购买的“受限”设备提供维修等售后服务。阿斯麦时任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表态称,“没有理由不为已出售给中国客户的设备提供服务”。
荷兰维尔德霍芬的阿斯麦公司总部。视觉中国
根据年报内容,2024年阿斯麦实现净销售额282.63亿欧元,同比增长2.55%,创下历史新高。净利润为75.71亿欧元,较2023年降低了3.4%。去年,中国大陆首次取代中国台湾,成为阿斯麦第一大市场,销售额达到101.95亿欧元,占其全球总营收的约36.1%。
同时,中国大陆的采购额占阿斯麦系统设备销售收入的41%,超过了其第二大和第三大客户美国与韩国的总和。
2023年,台湾地区是阿斯麦最大市场(约81亿欧元),中国大陆取代韩国上升为第二大市场(约73亿欧元),占其光刻系统销售额的29%,高于前一年的14%。
报告解释称,中国大陆市场的强劲表现“得益于前几年在光刻系统销售方面积压的大量订单”,预计在积压订单完成后,“对华销售水平将转向更正常水平”。
此外,报告还提到,“由于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存需求推动了技术转型”,阿斯麦去年的内存芯片设备业绩出色。其补充称,在扩大产能以满足全球需求的支持下,中国市场实现了最大的绝对地域销售增长。
不过,报告也指出,出口管制正成为影响半导体产业增长的关键挑战。阿斯麦预计,受到日益复杂的限制和可能采取措施的影响,2025年中国大陆市场所占份额预计将大幅下降至2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