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站作业 多项科考项目首次展开 这里是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选定的长期冰站,大概是在北纬84度左右。虽然说是长期冰站,但是实际上也只有4天。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各个科考小组都在抓紧作业,水文、气象、物理多项试验正在进行。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陈晓东:重锤以固定的速度下落到冰面上,对冰面形成一个冲击作用。这次我们首次采用高速的碰撞过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海冰和破冰船之间的相互碰撞过程。 据了解,破冰船要想具备良好的破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海冰冲撞船体形成的作用力,也就是冰载荷,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船体结构与推进系统进行设计。 在长期冰站,考察队还首次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对北冰洋海冰进行了现场观测。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朱勇涛:我们将对这些数据进行精细处理,形成我们北极海冰观测SAR(合成孔径雷达)的参数优化配置方案,为我们最终SAR(合成孔径雷达)的研制,奠定基础。 意外惊喜!北冰洋上偶遇“极星”号 在这次北冰洋科考途中,让考察队员万万没想到的是,居然偶遇到了老熟人——“极星”号破冰船。“极星”号是德国的一艘破冰船,在北极科考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 这天上午10点多,驾驶室突然发现雷达图上出现了异动。 “雪龙2”号见习船长 伍安超:现在开启了12海里量程的雷达,防止有大的冰山。(距离)10海里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目标比较明显。等到离到5海里左右的时候,它的AIS(自动识别系统)信息出来了,就发现是德国的“极星”号(破冰船)。最近它距离是2.1海里左右,现在能见度只有500米,如果能见度好的话,2海里能看得它很清楚。 说到德国“极星”号破冰船,在北极科考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2019年,北极科学委员会启动了“北极气候多学科漂流冰站项目”计划,其核心就是将“极星”号破冰船冻结在北冰洋中心区域,随冰漂流,开展为期一年的观测研究。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海冰环境组组长 林龙:当时是在北纬84到85度的样子,在那找了一块浮冰,“极星”号就冻在里面,随着海冰漂流。最后“极星”号在那边9个月就漂出了弗拉姆海峡。 相互祝福 北冰洋上“盛开友谊之花” 在渺无人烟的北冰洋上能遇到另外一支考察队,其中还有曾经认识的老朋友,这让科考队员倍感欣喜。科考队海冰环境组的林龙还和“极星”号上的老朋友通话,讨论了合作布放海冰浮标的方案。 林龙,当年就参与了“北极气候多学科漂流冰站项目”计划,那时他搭乘的是这一科学计划的辅助船“费德诺夫院士”号,不过他和“极星”号的科学家们保持了密切合作。这次巧遇的“极星”号上,正好有他的老熟人马里奥。而且在“雪龙2”号出发前,由于两船调查区域不同,林龙所在的课题组还专门寄了两套海冰浮标给他,请他帮忙在相关区域布放。 德国阿尔弗雷德海姆霍兹研究所研究员 马里奥•霍普曼:你过得怎么样?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海冰环境组组长 林龙:非常好,很高兴在北冰洋上见到你。我们之前寄给你的浮标怎么样了? 德国阿尔弗雷德海姆霍兹研究所研究员 马里奥•霍普曼:它们还在我们船上,预计会在更北的纬度进行布放。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海冰环境组组长 林龙:非常激动,因为在北冰洋里遇到别的船,很不容易。 对于极地科学考察来说,各国科学家之间合作非常密切,它也是世界各国展示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舞台。近年来,我国全面参加“漂流冰站项目”这一国际项目,并开展多项科学作业,有力支持了项目完成。这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北极科学考察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德国阿尔弗雷德海姆霍兹研究所研究员 马里奥•霍普曼:祝你工作顺利。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海冰环境组组长 林龙:你也一样,祝顺利。
|